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经济管理学院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,将心理育人工作视为重要内容和手段,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心理育人系列活动,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。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,不断涤荡学生心性、提高品德修为,塑造健康人格,培育健康心灵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,也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生机。
我国自古就有簪花的习俗,头饰是汉服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北宋诗人宋祁的《春帖子词.皇后阁十首》记“宝幡双帖燕,彩树对缠花”这是最早关于缠花的记载,缠花作为融汇了绘画、剪纸、景泰蓝、刺绣、编织、雕塑等工艺的精华之作,深受喜爱。11月18日,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站在学院二级心理工作站D104开展“素手缠花,指尖风华”非遗手工活动。
缠花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技艺,古人喜欢簪花,但是由于花的保存时间不长,就衍生出了缠花,不仅颜色好看,保存时间也更长。现代社会当中,缠花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缠花每件作品都有雕塑的立体感,人们通常称它为“立体绣花”“线艺雕塑”“立体工笔画”。它汲取了多种美术的精华融汇了绘画,编织,刺绣等工艺的特点,需要制作者的恒心、耐心和细心。
无论是古代还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,缠花的“小”“活”“精致”都具有重大意义。在古代缠花与汉服搭配,显得身份更加尊贵。现代缠花也经常与服饰搭配,彰显不凡的品味。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精神生活也极大的丰富,人们开始关注对文化遗产的挖掘拯救。缠花初产生时,主要用于地域性的婚嫁仪式等,但近些年来已经完全见不到代表婚嫁习俗的特色缠花,使得这一主要效用的丢失,使缠花渐渐没落,所以想重新继承发展,需要在缠花的用途上扩大化,比如成为日常品、艺术礼品、高端商务礼品等,让人们了解并使用,也让全世界了解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。
活动现场,站长孙铱繁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缠花的历史渊源,普及了笄、簪、钗、步摇、栉和华胜六种发饰的特点和区别,展示缠花在“勾、捏、缠、绕”中逐渐成型的过程。现场同学们认真倾听,大胆提问,随后同学们在孙铱繁的指导下,一起动手深入了解缠花的制作过程与操作细节。
此次活动,通过带领同学们亲手制作缠花,激发了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,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、创新意识和敢于探索的精神,在活动中释放焦虑情绪,体验课堂外的趣味和欢乐!
我院通过传统文化心理育人系列活动的开展,进一步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覆盖面,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,健康向上,及时化解心理矛盾,正确认识自我,关爱他人。我院将继续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,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,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。